哭亡儿明道

自损真何益,凭将慰老亲。 既然非我子,不若未成人。 造物元相戏,空花岂是春。 千秋亭下水,呜咽莫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损:自我伤害。
  • :原来,本。
  • 空花:虚幻的花,比喻虚幻的事物。
  • 千秋亭:亭子的名称,此处可能指特定的亭子,也可能泛指。

翻译

自我伤害又有何益处,只能借此安慰年老的亲人。 既然你并非我的儿子,不如你从未长大成人。 造物主原来只是在戏弄我们,虚幻的花朵怎能代表春天的真实。 千秋亭下的流水,呜咽着,不要让泪水沾湿了我的衣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自损真何益”一句,既是对自我伤害的无用性的认识,也是对无法挽回的失去的无奈。后句“既然非我子,不若未成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亡儿的复杂情感,既希望他从未存在过,以避免此刻的痛苦,又无法割舍对他的爱。诗的最后两句以景结情,通过“千秋亭下水,呜咽莫沾巾”的描写,将内心的悲伤与亭下的流水相融,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无尽思念和生命的无常之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