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 宗臣
今年七夕又山家,散发孤吟到暮霞。 天□双星罢机杵,湖南斗酒出蒹葭。 白云终夜来江色,□□清秋长石华。 万里天河寒在眼,何人咫尺问仙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相传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
  • 山家:山中的家,指隐居的地方。
  • 散发:解开束发,形容闲适自在。
  • 孤吟:独自吟诗。
  • 暮霞:傍晚的霞光。
  • 双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 罢机杵:停止织布,杵指织布用的工具。
  • 斗酒:斗量酒,形容饮酒。
  • 蒹葭:芦苇,这里指用芦苇叶包裹的酒。
  • 白云:白色的云。
  • 江色:江上的景色。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石华:石上的花纹,这里形容石头的美丽。
  • 天河:银河,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寒在眼:眼中感到寒冷,形容遥望天河的感受。
  • 咫尺:极近的距离。
  • 仙槎:传说中能通往天河的船。

翻译

今年的七夕我又在山中的家中度过,解开束发,独自吟诗直到傍晚的霞光。天上的牛郎织女星停止了织布,湖南的友人用芦苇叶包裹的酒来共饮。白云终夜映照着江上的景色,清爽的秋天里石头的花纹显得格外美丽。万里长的银河寒冷地映入眼帘,却不知有谁能在极近的距离询问通往天河的仙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夜晚的静谧与孤寂,通过“散发孤吟”、“双星罢机杵”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传统节日牛郎织女传说的沉思与遐想。诗中“白云终夜来江色”与“天河寒在眼”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问仙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