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谒文丞相祠

· 宗臣
文相祠前枫树丹,真州城外送波澜。 千秋不尽中原泪,此地真成故国看。 一自燕云孤骑入,至今龙气大江寒。 客游莫听胡笳起,白日青天处处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州:地名,今江苏省仪征市。
  • 文丞相祠: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文天祥而建的祠堂。
  • 枫树丹:指枫叶变红,形容秋天的景色。
  • 千秋不尽中原泪:意指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泪水无尽。
  • 故国:指已经灭亡或失去的国家,这里指宋朝。
  • 燕云:指北方地区,这里特指元朝统治下的北方。
  • 龙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气运。
  • 大江:指长江。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来象征边塞或战争。
  • 白日青天:指晴朗的天空,这里象征和平与光明。
  • 处处残:到处都是残破的景象,形容战乱后的荒凉。

翻译

文丞相祠前的枫树红艳,真州城外波涛汹涌。 千百年来,中原的泪水未曾流尽,这里成了怀念故国的所在。 自从北方的燕云地区被敌骑侵入,至今长江上的帝王气象依旧寒冷。 游子们不要听那胡笳声起,晴朗的天空下,处处都是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文丞相祠前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故国宋朝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哀愁。诗中“千秋不尽中原泪”一句,深刻表达了中原人民长期遭受战乱的苦难。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燕云孤骑入”与“龙气大江寒”,以及“胡笳”与“白日青天处处残”,进一步强化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