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慱之浙

· 宗臣
怜尔频年任道涂,又携双屐下江湖。 向人白发时时短,作客青山夜夜孤。 赋里秋云回雁荡,愁边明月失龙珠。 燃藜起草声名在,未许严陵问钓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年:多年。
  • 任道涂:奔波于道路。
  • 双屐:双鞋,这里指行旅。
  • 下江湖:泛指离开家乡,四处游历。
  • 向人白发:面对他人时,自己的白发。
  • 时时短:时常感到时间短暂。
  • 作客:离家在外。
  • 愁边:忧愁的边缘。
  • 失龙珠:比喻失去了珍贵的东西。
  • 燃藜: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照明工具,这里可能指勤奋工作。
  • 起草:起草文书,指从事文职工作。
  • 声名在:名声在外。
  • 严陵:地名,这里可能指严慱的故乡或与之相关的地方。
  • 钓徒:钓鱼的人,这里可能指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翻译

怜惜你多年来奔波于道路,如今又带着双鞋游历江湖。 面对他人时,白发常常提醒时间短暂,作为旅客,在青山之中夜夜感到孤独。 赋诗中回望秋云和雁荡山,忧愁中看月亮,仿佛失去了龙珠。 勤奋工作,起草文书,你的名声已经在外,不许严陵的钓徒来问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严慱多年奔波生涯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孤独旅途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白发”、“夜夜孤”等词语,描绘了严慱旅途中的孤独与时光的流逝感。后两句则赞扬了严慱的勤奋与名声,同时以“未许严陵问钓徒”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不要被世俗的闲适所诱惑,继续保持自己的志向和名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