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极台

· 宗臣
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 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 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 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拱极台:古代建筑,用于观测天象或军事瞭望。
  • :远望。
  • 夜色繁:夜晚的景色繁多,指星星点点。
  • 明月表:明亮的月光之下。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代表皇帝。
  • 薜荔: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隐居生活。
  • 渔樵:渔夫和樵夫,常指隐居的平民生活。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烽烟:战争的烟火。
  • :停留,阻滞。

翻译

在这高耸的拱极台上远望中原大地,台上虽空旷,但夜晚的繁星点点令人惊叹。 人们仿佛站在千山之巅,明月之下,天空中紫微星璀璨,象征着皇权的尊贵。 穿着薜荔衣,真是隐士的选择,早年渔樵的生活也体现了主上的恩典。 本打算寻访仙境,前往五岳,但战争的烽烟却让我滞留在这江门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拱极台上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夜空星辰的描写,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诗中“人在千峰明月表”一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出人的渺小,而“天垂列宿紫微尊”则进一步以天象象征皇权。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战争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