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池亭四首同于鳞子与元美赋

· 宗臣
重来韦曲解春襦,碣石华阳望不孤。 万里天风吹短发,千家凉雨飒高梧。 青山祗负渔樵问,玄鸟深知日月徂。 一醉矶边濯吾足,却疑身世即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韦曲: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唐代韦氏家族聚居之地。
  • :短衣,短袄。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古代著名的观海胜地。
  • 华阳:地名,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古代有华阳国。
  • 天风:高空中强劲的风。
  • 短发:指头发稀疏,形容年老。
  • :形容风声。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只,仅仅。
  • 玄鸟:指燕子,古代认为燕子能知天时。
  • :过去,流逝。
  •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 :洗。

翻译

再次来到韦曲,解开春天的短袄,远望碣石与华阳,心中不再孤独。 万里高空的劲风吹拂着我稀疏的短发,千家万户的凉雨飒飒地落在高大的梧桐树上。 青山只等着渔夫和樵夫的问话,燕子深知日月已经流逝。 在岩石边一醉之后,我洗了洗我的脚,却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就像这江湖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韦曲重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江湖生活的向往。诗中“天风吹短发”、“凉雨飒高梧”等句,以景寓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结尾的“一醉矶边濯吾足,却疑身世即江湖”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的独特艺术风格。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