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长至前五日举第三子有作

一阳初欲动,硕果早知之。 梦叶先长至,呱闻及子时。 生梯须女早,取火厉人迟。 受易商瞿似,他年或五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长至:指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之后白昼逐渐变长。
  • 一阳初欲动:指冬至后阳气开始逐渐增长。
  • 硕果:大的果实,这里比喻孩子。
  • 梦叶:可能指梦中见到的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开始。
  • 先长至:在冬至之前。
  • 呱闻:婴儿的哭声。
  • 子时: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子时是夜晚的第一个时辰,大约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生梯:可能指生育的台阶,即生育的阶段。
  • 须女:可能指等待女儿的出生。
  • 取火:可能指取火仪式,古代有在冬至取火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的习俗。
  • 厉人:可能指严厉的人,或指严格的教育。
  • 受易商瞿似:易商瞿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有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这里可能是在比喻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易商瞿的儿子一样有成就。
  • 或五儿:可能指希望有五个儿子。

翻译

在癸亥年的冬至前五天,我迎来了第三个儿子的诞生,心中有所感慨。冬至是一年中阳气开始增长的时节,而我的儿子就像那硕大的果实,早早地预示了他的到来。他在冬至之前就已在我梦中预示,而他的哭声在子时响起,正是新生命诞生的时刻。我希望他的成长之路能像生育的台阶一样顺利,虽然等待女儿的出生还需时日,但取火仪式的延迟并不妨碍他的成长。我希望他能受到严格的教育,将来或许能像易商瞿的五个儿子一样,成为有成就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是屈大均在第三个儿子出生之际所作,通过对冬至这一特殊时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新生命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一阳初欲动”象征新生命的开始,“硕果”比喻新生的儿子,以及“受易商瞿似”表达了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未来的深切关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