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有作

六国譬终复,凶威岂得长。 人劳虚匕首,天定在辒辌。 蛇断真人起,狐鸣戍卒张。 楚中多俊杰,最智是张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 譬终复:比喻最终的复兴。
  • 凶威:残暴的威力。
  • 天定:天命所定。
  • 辒辌:古代的一种车,这里指秦始皇的辒辌车。
  • 蛇断:指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
  • 真人:指刘邦,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
  • 狐鸣:指陈胜、吴广起义时,狐鸣呼“大楚兴,陈胜王”的故事。
  • 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这里指陈胜、吴广。
  • 俊杰:杰出的人才。
  • 张良:汉初著名谋士,以智谋著称。

翻译

六国的命运如同终将复兴,残暴的威力怎能长久。 人们徒劳地挥舞匕首,天命早已定在秦始皇的辒辌车上。 刘邦斩蛇起义,真命天子崛起;陈胜、吴广狐鸣呼唤,戍卒起义。 楚地多有杰出人才,其中最聪明的是张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六国复兴的期待和对暴政不能长久的信念。诗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如刘邦斩蛇起义、陈胜吴广的狐鸣等,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人物的崛起。最后赞美了楚地的俊杰张良,突出了其智谋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