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

诗亡骚乃作,风雅变逾深。 不是忠诚者,安知讽谏心。 花连渔父舍,苔长女媭砧。 纸上多香草,童蒙拾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āo):指《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 风雅:指《诗经》中的“风”和“雅”,这里泛指诗歌。
  • (yú):更加。
  • 忠诚者:指屈原,因其忠诚于楚国而闻名。
  • 讽谏:用含蓄的话劝告或指责。
  • 渔父:渔夫,这里可能指屈原《渔父》中的角色。
  • 女媭(xū):古代楚国对姐姐的称呼,这里指屈原的姐姐。
  • (zhēn):捣衣石。
  • 香草:在屈原的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美德。
  • 童蒙:指儿童,这里引申为初学者。

翻译

诗已亡,骚继之而起,诗歌的深度和变化更加深远。 若非真正的忠诚之士,怎能理解那含蓄的劝谏之心。 花儿开在渔夫的屋舍旁,苔藓长满了姐姐捣衣的石砧。 纸上满是象征美德的香草,从古至今,初学者仍在拾取其中的智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赞美,表达了对其忠诚与讽谏精神的敬仰。诗中“诗亡骚乃作”一句,既是对《离骚》创作背景的简述,也体现了对屈原在诗歌史上重要地位的肯定。后文通过描绘渔父舍旁的花和女媭砧上的苔,以及纸上的香草,形象地展现了屈原作品中的意象和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屈原及其作品的不朽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