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报时的声音。
- 打春:立春的俗称,指立春这一天。
- 连宵:连续几夜。
- 积雪:堆积的雪。
- 蔽:遮盖。
- 园林:花园和林地。
- 颁春:古代立春时,官府向百姓分发春饼等物,以示春到。
- 亭畔:亭子旁边。
- 千夫:许多人。
- 鼓角楼:古代城楼,用于放置鼓和号角,用以报时或发信号。
- 五尺深:形容雪的深度。
- 老守:指年老的守城官员。
- 拈香:手持香火,表示敬意。
- 几坠笏:几乎掉落手中的笏板,笏板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用来记事的板子。
- 营军:驻守的军队。
- 攘土:争夺土地。
- 击鞭:挥动鞭子,这里指寻找耕牛。
- 牛踪迹:牛的足迹。
- 旋叱:立即命令。
- 衙兵:官府的士兵。
- 拨雪:拨开雪。
翻译
报时的声音在城头响起,宣告立春的到来,然而连续几夜的大雪已经遮盖了整个园林。在颁春的亭子旁,许多人正在清扫积雪,而鼓角楼前的雪已经积了五尺深。年老的守城官员手持香火,几乎要掉落手中的笏板,驻守的军队像争夺金子一样争夺土地。尽管挥动鞭子,却看不到牛的踪迹,于是立即命令官府的士兵拨开雪寻找。
赏析
这首作品以立春日的大雪为背景,生动描绘了雪后园林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诗中通过对比颁春亭畔的清扫与鼓角楼前深厚的积雪,展现了雪的壮观与人们的忙碌。老守与营军的形象,以及寻找牛的情节,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整体语言幽默诙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