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锁断:封锁,阻断。
- 铁户门:坚固的门户,比喻焦山的险要。
- 风帆云海:形容船只在云海中航行,也比喻世事变迁。
- 朝昏:早晚,比喻时间的流逝。
- 佛教:指佛教的教义和实践。
- 绵遗址:延续和保存下来的古迹。
- 焦家裕后昆:指焦山的后代,裕后昆意为后代昌盛。
- 鹤骨已仙:比喻高僧已经成仙。
- 羲帖:指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鳌身不动:比喻稳固不动。
- 米碑:指米芾的书法碑刻。
- 文殊印:文殊菩萨的印记,这里指佛教的印记或影响。
- 遮莫:或许,可能。
- 了元:指高僧了元,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翻译
封锁了长江的焦山,如同一扇坚固的铁门,船只在云海中穿梭,经历了无数的朝朝暮暮。 能够依循佛教的教义,延续和保存这些古迹,这大大胜过了焦山后代的昌盛。 高僧已经成仙,留下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焦山稳固不动,米芾的书法碑刻依旧存在。 住在这里,传承了文殊菩萨的印记,或许我的前身就是那位高僧了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焦山的险要和历史文化的厚重,通过“锁断长江铁户门”等意象,展现了焦山的坚固与重要。诗中提及佛教的延续和古迹的保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通过“鹤骨已仙羲帖在”等句,赞美了焦山的历史遗迹和高僧的修行成就。最后,作者以文殊印和了元自比,暗示了自己与焦山深厚的精神联系。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
王奕的其他作品
- 《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一首 》 —— [ 元 ] 王奕
- 《 彭泽新县靖节祠 》 —— [ 元 ] 王奕
- 《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八首 》 —— [ 元 ] 王奕
- 《 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 韵贽见 》 —— [ 元 ] 王奕
- 《 过江绝句 》 —— [ 元 ] 王奕
- 《 登 青山太白墓文并歌 》 —— [ 元 ] 王奕
- 《 沁园春 · 过彭泽发明靖节归来之本心 》 —— [ 元 ] 王奕
- 《 贽见五峰燕先生 》 —— [ 元 ] 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