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浮华莫恋心归道。渐得通玄妙。清静功圆心地了。高登彼岸,清凉永占,更没闲烦恼。 长春真境仙无老。咫尺洞天谁能到。心上尘清都一扫。琳宫仙院,乘风清兴,游宴蓬莱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华:指虚浮不实的荣华富贵。
  • 玄妙:深奥难懂的道理。
  • 清静:心境宁静,无杂念。
  • 功圆:修行圆满。
  • 心地了:心境明澈,无挂碍。
  • 彼岸:佛教中指解脱的境界。
  • 清凉:心境清净无欲。
  • 长春:常青不衰。
  • 真境:真实的境界,指修行的最高境界。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尘清:心无尘埃,即心无杂念。
  • 琳宫:美玉砌成的宫殿,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仙院:神仙居住的院落。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不要留恋虚浮的荣华,让心灵回归正道。逐渐领悟到深奥的道理。当心境宁静、修行圆满时,内心变得明澈无挂碍。达到解脱的境界,心境清净无欲,再也没有任何烦恼。

长春不衰,真实的仙境中仙人永不会老去。虽然洞天福地近在咫尺,但谁能真正到达呢?当心无尘埃,即无杂念时,一切都一扫而空。在美玉砌成的宫殿和神仙居住的院落中,乘着清风,兴致盎然地游宴于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浮华与清静,强调了心灵回归正道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和佛教的术语,如“玄妙”、“彼岸”、“洞天”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宗教修养。同时,通过描绘仙境般的场景,如“琳宫仙院”、“蓬莱岛”,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永恒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尹志平

尹志平,字太和,为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道士。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