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心头远恶常修善。自得真方便。至道夷然容易见。目前端正,是非休论,堪作长生伴。 玄言悟彻无分辩。默默颐真内光现。保养神丹成九转。化身空外,六铢天赐,换了如今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远恶:远离恶行。
  • 修善:修行善行。
  • 真方便:真正的便利,指修行的方法。
  • 至道:至高的道理或道路。
  • 夷然:平坦,容易。
  • 端正:正直,正确。
  • 是非:对错。
  • 长生伴:长生不老的伴侣。
  • 玄言:深奥的言论。
  • 悟彻:彻底领悟。
  • 无分辩:无法分辨,指超越了是非对错。
  • 颐真:保养真气。
  • 内光:内在的光明。
  • 神丹:指修炼所得的精华。
  • 九转:多次炼制,指修炼的层次。
  • 六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极轻。
  • 天赐:上天赐予。
  • 换了如今面:改变了现在的面貌。

翻译

心中远离恶行,常常修行善行。自得真正的修行方法。至高的道理平坦且容易理解。眼前的事物端正,不再论断是非,可以作为长生不老的伴侣。

深奥的言论彻底领悟,无法分辨是非。默默保养真气,内在的光明显现。保养神丹,经过九次炼制。化身于虚空之外,极轻的天赐之物,改变了现在的面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修行者追求至高道理和长生不老的愿望。通过远离恶行、修行善行,修行者找到了真正的修行方法,并领悟了至高的道理。诗中强调了超越是非对错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修炼达到内在光明的境界。最终,修行者通过保养神丹和化身于虚空之外,实现了面貌的改变,象征着修行成果的显现。整首诗充满了道教修炼的哲理和意境,展现了修行者对长生和真理的向往。

尹志平

尹志平,字太和,为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道士。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