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禊饮(xì yǐn):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 篮舆(lán yú):古代的一种竹轿。
- 靖节:指陶渊明,因其谥号“靖节”。
- 天人:指高僧或道士。
- 维摩:佛教中的维摩诘,智慧高深。
- 归心寸草:形容思乡之情,如同寸草之心。
- 楸枰(qiū píng):古代的棋盘,这里指下棋。
- 烂柯:传说中晋人王质观棋烂柯,比喻时间流逝。
- 罗浮竹尊者:指罗浮山的竹林高僧。
- 铜狄:指铜制的狄人像,这里可能指铜像。
- 摩挲(mā sā):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
翻译
每年在禊饮时总要喝醉,整日送穷却奈何不得。 子侄们乘坐篮舆跟随靖节般的隐士,我在方丈中向维摩般的高僧求教。 思乡之情如同寸草,梦中惊醒;下棋时惊觉时间如烂柯般流逝。 愿与罗浮山的竹林高僧为伴,时常看着铜像微笑着抚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禊饮”、“篮舆”、“维摩”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模仿与追求。同时,“归心寸草”和“烂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希望与高僧为伴,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