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东晋风流安在哉,烟岚漠漠山崔嵬。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
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
旧时觞咏行乐地,今朝鱼鼓瞿昙家。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多,习习馀风度空谷。去年载酒诵古诗,今年拄杖读古碑。
年年慷慨入清梦,何事俯仰成伤悲。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
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岚(lán):山中的雾气。
- 崔嵬(wéi):形容山势高峻。
- 衰兰:凋谢的兰花。
- 土花:苔藓。
- 攲檐(qī):倾斜的屋檐。
- 女萝:一种植物,常附生在树木上。
- 崩崖断壁:形容山崖崩塌,墙壁断裂的景象。
- 瞿昙(qú tán):佛教用语,指佛陀。
- 啄木:啄木鸟。
- 习习:形容风声。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凄凉:形容景象或心情的孤寂冷落。
翻译
东晋的风流人物现在在哪里呢?山中的雾气弥漫,山势高峻。凋谢的兰花没有新芽,苔藓茂盛,孤独的猿猴在长松落雪中哀鸣。
满地红阳似乎无人照管,春风中不只是黄鹂在鸣叫。
当时的才子们已经寂寥无声,真正的兰亭序在哪里呢?倾斜的屋檐上老树缠绕着女萝,崩塌的山崖和断裂的墙壁上青苔相映。
昔日饮酒赋诗的行乐之地,如今成了佛陀的居所,荒凉的林中白天静悄悄,只有啄木鸟的叫声,流水潺潺环绕着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茂盛,习习的风声穿过空谷。去年我带着酒来这里诵读古诗,今年我拄着拐杖来读古碑。
年年都有慷慨之情进入我的梦境,为何一抬头一低头间就感到伤悲。故人不见,天地依旧,千古的溪山为谁而美好?
空荡的亭子回首望去,只有凄凉,山月无痕,修竹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东晋兰亭旧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风流人物和盛世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衰兰无苗土花盛”与“长松落雪孤猿哀”对比,突出了自然景物的变迁与人事的凋零。后文中的“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更是深刻地抒发了对故人逝去、天地依旧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