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岁十月十日夜梦乘船渡一大河既济望南岸一阁高数百尺窗户北向自檐至地上下以琉璃大帘垂蔽翠色半天甚奇丽也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我自平生多异梦,似怜方朔诧雄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亥岁:指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 既济:已经渡过。
- 琉璃:一种半透明的宝石,这里指用琉璃制成的帘子。
- 翠色:青绿色。
- 奇丽:奇异美丽。
-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 虹影:彩虹的影子。
- 青帝阙:指天宫,青帝是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
- 宝陀岚:宝陀是佛教圣地,岚指山间的雾气。
- 倒景:倒影。
- 摇光:闪烁的光芒。
- 顾瞻:回头看。
- 方朔:指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滑稽家。
- 诧雄谈:惊叹于雄辩的言谈。
翻译
在丁亥岁十月十日的夜晚,我梦见自己乘船渡过一条宽阔的河流,成功渡过后,望向南岸,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阁楼,高达数百尺,窗户朝北。阁楼的上下都挂着用琉璃制成的大帘子,翠色映衬着半边天空,景象奇异而美丽。
云间高耸的阁楼,翠色的帘子仿佛是神仙居住的严密守护。彩虹的影子在空中摇曳,仿佛是天宫的门户,海风将宝陀山的雾气吹落。半空中倒映的景象令人惊叹至极,千丈高的光芒闪烁,引人回头观望。我这一生中常常做些奇异的梦,似乎是在怜悯东方朔那雄辩的言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奇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中“云间高阁翠为帘”等句,以瑰丽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梦境中的神秘与美丽。结尾提及“似怜方朔诧雄谈”,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梦境的自豪与对东方朔雄辩的赞赏,增添了诗作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