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仪李渐荣辞

· 王逢
日系包桑地瓜剖,宫闱去尺非唐有。 庭春草合车断音,忝备昭仪奉卮酒。 御香紫袖纤垂手,载拜载祝南山寿。 龙须席转莲炬移,狼角斩天豨突牖。 不辞陨命同君后,女三祸前妾忠后。 无人为语巢贼奴,莫使儿知环柱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系包桑:比喻国家的根基。包桑,即桑树的根。
  • 地瓜剖:比喻国家分裂。
  • 宫闱:宫廷。
  • 车断音:车辆的声音断绝,形容宫廷的寂静。
  • 忝备昭仪: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担任昭仪的职位。
  • 卮酒:古代的一种酒器。
  • 御香紫袖:指宫廷中的贵妇人。
  • 龙须席:一种华贵的席子。
  • 莲炬:莲花形的灯。
  • 狼角斩天豨:比喻叛乱。狼角,指叛军的号角;天豨,即天猪,古代传说中的凶兽。
  • :窗户。
  • 女三祸前妾忠后:女子在三重祸患面前仍然忠诚。
  • 巢贼奴:指叛贼。
  • 环柱走:环绕柱子逃跑,形容危急的情况。

翻译

太阳照耀着国家的根基,却见国家如瓜剖般分裂,宫廷已非唐朝所有。庭院中的春草茂盛,车辆的声音断绝,我虽不配,却仍担任昭仪之职,奉上酒杯。

宫廷中的贵妇人,紫袖垂手,载歌载舞,祝福着长寿如南山。华贵的龙须席上,莲花灯火摇曳,突然间,叛军的号角响起,凶兽般的叛乱冲破窗户。

我不辞牺牲生命,与君王同在,女子在三重祸患前仍忠诚不渝。无人能向叛贼传达我的话语,只愿他们不要让儿知环绕柱子逃跑的危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末年的动荡与宫廷的衰败,通过昭仪的视角,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日系包桑”、“地瓜剖”等,形象地表达了国家的危机。同时,通过“御香紫袖”、“龙须席”等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昭仪的尊贵。最后,通过“女三祸前妾忠后”等句,强调了昭仪在乱世中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赞颂。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