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门柳
今年胥门十一月,杨柳青青寒不脱。雕戈白马黄须郎,朝朝忍见行人别。
行人吴头或楚尾,心趁飞花度黑水。避暑銮舆狩未回,都人南望思投箠。
都人泣向都官道,塞北江南柳还好。风纚露沐恩既殊,报荅春光愿终老。
君不闻虎狼之秦六国雄,可怜千丈泰山松,至今称是大夫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胥门:古代苏州城的一个城门,现多指苏州。
- 黄须郎:指胡人,因其须发黄色而得名。
- 吴头楚尾:指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泛指江南地区。
- 飞花:飘落的柳絮或花瓣,这里比喻行人匆匆的脚步。
- 黑水:指长江,因其水色深沉而得名。
- 狩:打猎,这里指皇帝出巡。
- 投箠:投鞭断流,形容决心大或兵力强盛。
- 都官道:通往京城的大道。
- 风纚露沐:形容柳树在风中摇曳,露水滋润。
- 报荅春光:回报春天的恩赐。
- 虎狼之秦:比喻秦国如虎狼般凶猛。
- 六国雄: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强国。
- 千丈泰山松:形容松树高大,泰山上的松树尤为著名。
- 大夫封:指古代对有功之人的封赏。
翻译
今年十一月的胥门,杨柳依旧青翠,寒意并未使其凋零。骑着雕饰的战马,胡须黄色的异族男子,每天都在忍受着与行人的离别。 行人或在吴地的起点,或在楚地的尽头,心随着飘落的柳絮飞越长江。京城的居民们,皇帝出巡避暑尚未归来,他们南望时,心中充满了决心。 京城的居民们哭泣着向通往京城的大道,塞北和江南的柳树依旧茂盛。柳树在风中摇曳,露水滋润,恩宠非凡,它们愿意终老于此,回报春天的恩赐。 你难道没听说,像虎狼一样的秦国曾是六国中的强者,可怜那高大的泰山松树,至今仍被称赞为大夫的封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胥门十一月的景象,通过杨柳青翠的形象,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季节,自然之美依旧顽强。诗中通过“黄须郎”与“行人”的离别,以及京城居民的期盼,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皇帝归来的渴望。最后,通过对秦国和泰山松的提及,诗人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