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骢(yù cōng):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 倩(qiàn):请,央求。
- 斜晖(xié huī):斜阳,夕阳的光辉。
- 破题儿:比喻事情的开端或第一次。
- 金钗(jīn chāi):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来固定发髻。
翻译
怨恨相见得太迟,又怨恨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以系住那青白相间的骏马,恨不能请稀疏的树林挂住那斜阳的光辉。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又早早地开始了别离。
听到一声“去也”,金钗从发间松落。远远望见十里外的长亭,仿佛玉肌都消瘦了。这种离别的恨意,谁能理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无法挽留的无奈。通过描绘柳丝难系玉骢、疏林挂不住斜晖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不舍和怨恨。诗中的“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巧妙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而“松了金钗”和“减了玉肌”则形象地表现了离别对主人公身心的巨大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王实甫
元大都人,字德信。一说名德信。生平事迹不详。工乐府。所作杂剧、散曲散佚甚多,据《录鬼簿》载,存《拜月亭》、《娇红记》等十四种。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及散曲数套。其中《西厢记》最为出名,被后人推为北曲第一。
► 43篇诗文
王实甫的其他作品
- 《 西厢记 · 第三本 · 楔子 》 —— [ 元 ] 王实甫
- 《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 第三折 》 —— [ 元 ] 王实甫
- 《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 第三折 》 —— [ 元 ] 王实甫
- 《 西厢记 · 第三本 · 第四折 》 —— [ 元 ] 王实甫
- 《 正宫端正好 》 —— [ 元 ] 王实甫
- 《 西厢记 · 第二本 · 第五折 》 —— [ 元 ] 王实甫
- 《 西厢记 · 第一本 · 第一折 》 —— [ 元 ] 王实甫
- 《 越调斗鹌鹑 》 —— [ 元 ] 王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