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宜中邀看杏花并再和宜中刘禹畴韵
朱阑曲径春光好,一树杏花开独早。
枝头无处著风流,时有幽香暗相恼。
画堂帘影昼婆娑,伫看娇姿红映缟。
芳心欲吐半含羞,脉脉春愁倩谁扫。
飞来翠鸟更多情,斜立花枝如画稿。
主人留客客尽欢,畅饮高歌各倾倒。
明朝回首绿阴浓,惆怅残红藉芳草。
江南二月风光好,为惜花枝春起早。
窗前晓露湿胭脂,无限娇羞使人恼。
欲开未开开更妍,半醉佳人衣轻缟。
年年消息雨声中,数点落红和眼扫。
客来终日隔帘看,棋罢酒阑诗上稿。
情怀不似少年时,白发对花嗟潦倒。
明朝相约抱琴来,重嗅馀香步庭草。
当时共说梁园好,过眼繁华消歇早。
青城有恨不可雪,酒酣按剑生烦恼。
东风回首花满城,桃李纷纷红间缟。
一枝娇小独堪怜,翠叶纤纤眉半扫。
徐熙巧思妙绝伦,画出生红留旧稿。
相期看花花已飘,为惜春光?醉倒。
酒醒不忍蹋残红,坐看佳人閒斗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婆娑: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缟:白色的丝织品,这里形容杏花白中带红。
-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或情感的交流。
- 倩:请,请求。
- 翠鸟:一种羽毛鲜艳的鸟。
- 倾倒:这里指陶醉、沉迷。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 藉:依靠,这里指残花依附在芳草上。
- 胭脂:红色的化妆品,这里形容花色鲜艳。
- 潦倒:颓废,失意。
- 徐熙:宋代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
- ?:同“拼”,不顾一切。
翻译
红色的栏杆围绕着曲折的小径,春光无限好,一树杏花早早地绽放。枝头无风也显得风流,常有幽香暗中扰人心神。画堂的帘影在白昼中摇曳,娇艳的花姿红白相映。花儿欲放半含羞,含情脉脉的春愁谁能解?飞来的翠鸟更是多情,斜立在花枝上,如同一幅画。主人留客,客人们尽兴畅饮,高歌倾倒。第二天回首,绿叶已浓,惆怅地看着残花依附在芳草上。
江南二月的风光美好,为了珍惜花枝,春天早早起床。窗前的晓露湿润了胭脂般的花瓣,无限娇羞让人烦恼。花儿欲开未开更显妍丽,半醉的美人穿着轻柔的白衣。每年的消息在雨声中传来,几滴落红随着目光扫过。客人整天隔着帘子观赏,棋局结束,酒宴散去,诗篇成稿。情怀已不如少年时,白发对着花儿叹息颓废。第二天相约抱琴而来,再次嗅到余香,漫步庭院。
当时大家一起说梁园的美好,转眼间繁华已逝。青城有恨无法洗雪,酒酣时按剑心生烦恼。东风回首,花满城,桃李红白相间。一枝娇小的花儿独受怜爱,翠叶纤细,眉半扫。徐熙的巧思妙绝,画出生动的红色留作旧稿。相约看花,花已飘落,为了珍惜春光,不顾一切地醉倒。酒醒后不忍踩踏残红,坐着看佳人闲暇时斗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对杏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朱阑曲径”、“一树杏花”、“画堂帘影”等,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从欣赏到惆怅,再到珍惜和感慨,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