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犬行
君不见周兴西旅贡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远方不许进异物,閒却三略兼六韬。
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保全功臣决无此,花村夜不争雉鸣。
陆平原家养黄耳,系书不隔江淮水。金陵音问还洛阳,往来何啻万馀里。
杜少陵寓鄜州居,旧物低徊入衣裾。宗文宗武共入蜀,爱怜想亦如相如。
古滕东溪王御史,先公岂弟世无比。一犬育之十五年,送葬至墓不食死。
一饭糟糠何足论,恒饱不饥谢乾坤。垂深井缰马救主,衔明月珠蛇报恩。
世上纷纷轻薄子,翻云覆雨丧廉耻。动辄反噬不识人,可似韩卢乌喙之徒知义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厥獒(jué áo):其獒,指周朝时西旅国进贡的獒犬。
- 櫜(gāo):古代盛放弓箭的袋子,这里指军事装备。
- 三略兼六韬:泛指古代的兵书,三略和六韬都是中国古代的兵法书籍。
- 雉鸣:雉鸟的叫声,这里比喻争斗。
- 陆平原:指陆机,西晋文学家,曾任平原内史。
- 金陵:今南京的古称。
- 杜少陵:指杜甫,唐代诗人,因其祖籍在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
- 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 宗文宗武:杜甫的两个儿子。
- 古滕东溪王御史:指古代滕州(今属山东)的东溪王御史。
- 岂弟:和乐平易。
- 韩卢乌喙:韩卢,古代传说中的猛犬;乌喙,指乌鸦的嘴,这里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翻译
你难道没听说周朝时西旅国进贡了他们的獒犬,而今天天下新建了军事装备。远方不允许进贡异物,闲置了兵书《三略》和《六韬》。 又难道没听说王孙曾经感叹走狗被烹,而今天天下永远太平。保全功臣绝不会有此遭遇,花村夜晚不再有争斗之声。 陆机家养了一只黄耳犬,书信不受江淮水域的阻隔。南京的消息能传到洛阳,往来何止万里。 杜甫寓居鄜州,旧物低徊入衣裾。他的两个儿子宗文和宗武共入蜀,他的爱怜想必也如相如一般。 古滕东溪的王御史,其先公和乐平易,世无匹敌。一只犬养了十五年,送葬至墓地后不食而死。 一顿饭的糟糠何足挂齿,常饱不饥感谢天地。垂深井缰马救主,衔明月珠蛇报恩。 世上纷纷轻薄之子,翻云覆雨丧失廉耻。动辄反噬不识人,可比韩卢乌喙之徒知义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古今,赞美了忠诚与义理。诗中提到的犬类,无论是周朝的獒犬、陆机家的黄耳犬,还是王御史家的犬,都体现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诗人以此反衬出人世间的轻薄与不义,批判了那些忘恩负义、翻云覆雨的行为。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诗人强调了忠诚与义理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这些美德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