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济川处士

· 王冕
上卿方驾紫云车,便寄江南处士诗。 白发忽辞明镜去,青山相对好楼居。 床头筇竹生鳞甲,窗下残篇扑蠹鱼。 莫向九原嗟寂寞,诸郎才俊马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卿: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高官。
  • 紫云车:神话中神仙所乘的车,这里比喻高贵的交通工具。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即隐士。
  • 明镜:比喻清晰的镜子,这里指代人的容颜。
  • 筇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 生鳞甲:比喻竹杖因年久使用而变得光滑如鳞甲。
  • 残篇:指未完成的书籍或文章。
  • 蠹鱼:指蛀书虫。
  • 九原:指墓地,这里指死后的世界。
  • 诸郎:指王济川的子弟们。
  • 马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翻译

高官正乘着紫云车出行,却寄来了给江南隐士的诗。 白发突然间从明镜中消失,青山与美好的楼阁相映成趣。 床头的筇竹杖因久用而光滑如鳞甲,窗下的未完书稿被蛀虫侵蚀。 不要在墓地叹息寂寞,隐士的子弟们才华横溢,如同司马相如。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冕为悼念江南处士王济川而作。诗中通过描绘高官与隐士的对比,展现了处士的高洁与超脱。白发辞镜、青山楼居的意象,表达了处士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自在。筇竹生鳞甲、残篇扑蠹鱼的细节,反映了处士生前的简朴与学问。结尾提到处士的子弟们才华横溢,既是对处士家族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处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