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兰怨

· 王恽
昭皇迫东迁,望绝忠臣援。堂堂雁门兵,祗足速祸变。 帝酣长星杯,醉魄迷椒殿。神龙失水几上肉,恶枭啄门夜漏半。 龙兴赤雾天为红,一竁三百皆皇宗。唐家大业至此尽,自古亡国未有若此之哀恫。 梁王归罪将谁给?奴辈虽诛天有在。金祥殿空杀气高,贼圭白刃专相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皇:指唐昭宗,唐朝的皇帝。
  • 东迁:指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
  • 雁门兵:指唐朝的军队。
  • 帝酣:皇帝醉酒。
  • 长星杯:指饮酒的器具,这里象征皇帝沉溺于酒色。
  • 椒殿:指皇宫中的殿堂。
  • 神龙失水:比喻皇帝失去权力。
  • 几上肉:比喻任人宰割。
  • 恶枭啄门:比喻叛乱者攻击皇宫。
  • 夜漏半:指深夜。
  • 龙兴赤雾:形容战乱中的血腥场景。
  • 一竁三百皆皇宗:指一次屠杀中,三百名皇族成员被杀。
  • 梁王:指朱温,后梁的开国皇帝。
  • 贼圭:指叛乱者的武器。

翻译

唐昭宗被迫向东迁都,忠臣们绝望地看着援军无望。雁门关的军队,只能加速国家的祸乱。 皇帝沉溺于酒色,醉意朦胧中迷失在皇宫的椒殿。皇帝失去了权力,如同失去水的神龙,成为任人宰割的肉。叛乱者如恶枭般在深夜攻击皇宫。 战乱中,天空被血雾染红,一次屠杀中,三百名皇族成员被杀。唐朝的大业至此终结,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国家的灭亡比这更令人悲痛。 梁王朱温归罪于他人,但天意难违。金祥殿中杀气腾腾,叛乱者手持白刃,准备相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末年的混乱和衰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皇帝的无能和国家的危机。诗中“神龙失水”和“恶枭啄门”等比喻形象生动,深刻揭示了皇帝权力的丧失和国家的动荡。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唐朝灭亡的深刻反思和哀悼。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