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行

· 王冕
雨淋日炙四海穷,经纶可是真英雄。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 京邦大官饫酒肉,村落饥民无粒粟。东鲁儒生徒步归,南州野老吞声哭。 纷纷红紫已乱朱,古时妾妇今丈夫。有耳何曾听《韶》、《武》,有舌不喜论诗书。 昨夜虚雷搥布鼓,中天月破无人补。休说城南有韦杜,白璧黄金天尺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雨淋日炙:形容天气恶劣,日晒雨淋。
  •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比喻治理国家。
  • 岐丰禾黍:指岐山和丰水一带的农作物,这里泛指庄稼。
  • 泣寒露:形容庄稼因寒露而受损,如同哭泣。
  • 咸阳草木:指咸阳的植物,咸阳是古代都城,这里泛指都城的景象。
  • 悲风:形容风声凄凉,带有悲伤的意味。
  • 京邦大官:指京城的高官。
  • 饫酒肉:饱食酒肉。
  • 无粒粟:没有一粒粮食。
  • 东鲁儒生:指山东的读书人。
  • 徒步归:步行回家。
  • 南州野老:指南方的老人。
  • 吞声哭:无声地哭泣。
  • 纷纷红紫:形容色彩斑斓,这里指社会上的各种现象。
  • 乱朱:混乱的红色,比喻社会秩序混乱。
  • 《韶》、《武》:古代的音乐,代表高雅文化。
  • 休说城南有韦杜:不要说城南有韦杜这样的贵族,意指社会不公。
  • 白璧黄金:珍贵的宝物。
  • 天尺五:形容天高地远,难以触及。

翻译

在恶劣的天气中,四海之内的人们都生活在困苦之中,真正能治理国家的英雄在哪里?岐山和丰水一带的庄稼因寒露而受损,仿佛在哭泣,咸阳的草木在悲风中摇曳。京城的高官们饱食酒肉,而村落的饥民却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山东的读书人步行回家,南方的老人无声地哭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已经混乱不堪,古时候的妾妇现在成了丈夫。人们不再听高雅的《韶》、《武》音乐,也不喜欢讨论诗书。昨夜虚雷击打着布鼓,中天的月亮破损了无人修补。不要说城南还有韦杜这样的贵族,珍贵的宝物如同天高,难以触及。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描绘了元代社会的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雨淋日炙”、“岐丰禾黍泣寒露”,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如“京邦大官饫酒肉,村落饥民无粒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纷纷红紫已乱朱”与“古时妾妇今丈夫”相对照,突出了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强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