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皋:水边的平地。
- 飒已槁:飒(sà),形容风吹的声音;槁(gǎo),枯萎。
- 弱质:指柔弱的植物或人。
- 嗈嗈:形容鸟鸣声。
- 征雁:迁徙的雁。
- 鹿皮翁:指隐士。
- 忘言:指心境宁静,无需言语表达。
翻译
白露降落在水边的平地上,绿叶在风中已经枯萎。 柔弱的植物不知珍惜自己,却怨恨秋风来得太早。 征雁发出嗈嗈的鸣叫声,游子还在远方的道路上。 为何那位隐士,能无言地面对着芳草,心境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露、枯叶、征雁等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游子远行的思念。诗中“弱质不自贵,却怨秋风早”一句,既描绘了植物的无奈,也隐喻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末句提到“鹿皮翁”忘言对芳草,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心境平和的生活态度,与游子的奔波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