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 王冕
森森廊庙具,萧艾成长松。 蠢蠢川泽灵,蛭蚓为游龙。 时明在除祓,世混姑相容。 忠义在草莽,谗谄分提封。 扰扰路旁儿,仰面惭征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
  • 廊庙:指朝廷。
  • 萧艾:一种野草,这里比喻小人。
  • 蠢蠢:形容动物蠢动不安的样子。
  • 川泽灵:指河流湖泊中的生物。
  • 蛭蚓:水蛭和蚯蚓,比喻卑微之物。
  • 游龙:比喻高贵或杰出的人物。
  • 除祓:指清除污秽,这里比喻清明政治。
  • 相容:相互容忍。
  • 草莽:指民间,也指不在朝为官。
  • 谗谄:指说坏话和用花言巧语巴结人。
  • 提封:指封地,这里比喻权力和地位。
  • 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 征鸿:远飞的大雁,比喻有志向的人。

翻译

在茂密的朝廷之中,萧艾这种野草竟然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蠢动的河流湖泊之中,水蛭和蚯蚓被视为游动的巨龙。 时代的清明在于清除污秽,而世间的混沌却容忍了这一切。 真正的忠义之士隐藏在民间,而谗言和谄媚之人却分得了权力和地位。 纷乱的路旁之人,仰望着天空,对远飞的大雁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公。诗中,“萧艾成长松”和“蛭蚓为游龙”讽刺了小人得志、卑微之物被高看的荒谬现象。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忠义之士被埋没、谗谄之人得势的愤慨。最后,通过“扰扰路旁儿,仰面惭征鸿”的描写,抒发了对那些没有志向、随波逐流之人的鄙视,以及对有志之士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