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 王冕
春风花开洛阳县,此处与子初相见。乱离相去五十秋,我鬓星星子皱面。 莫言今日重凄凉,且说当年与华宴。细腰皓齿供奉欢,金鼎玉盘羞美馔。 尊前贵客觅大书,左右从官催进绢。一时豪放无检束,人立下风争健羡。 而今此兴竟萧条,但长见江净如练。寒烟蓑草蓬莱宫,冷月凄风广寒殿。 唤鹰羌郎声似雷,骑马小儿眼如电。总造无知痴呆子,也逞虚威拈弓箭。 老儒有识何以为?空指云山论文献。君不闻一从赵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袜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离:指战乱分离。
  • 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 华宴:盛大的宴会。
  • 细腰皓齿:形容美女。
  • 供奉:侍奉,服务。
  • 金鼎玉盘:贵重的餐具。
  • 羞美馔:提供美味佳肴。
  • 尊前:在尊贵的人面前。
  • 大书:重要的书法作品。
  • 从官:随从官员。
  • 进绢:进献绢帛,古代用于书写或赏赐。
  • 下风:比喻处于劣势或下位。
  • 健羡:羡慕。
  • 萧条:冷落,不景气。
  • :白色的丝织品。
  • 蓑草:一种植物,常用来编织蓑衣。
  • 蓬莱宫:神话中的仙境。
  • 广寒殿:月宫的别称。
  • 羌郎:羌族的男子。
  • 总造:总是,一直。
  • 痴呆子:愚笨的人。
  • 逞虚威:炫耀虚有的威风。
  • 拈弓箭:拿起弓箭,准备射击。
  • 老儒:年老的学者。
  • 云山:比喻遥远的地方。
  • 论文献:讨论学问。
  • 赵高:秦朝的权臣,曾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帝。
  •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
  • 凋零:衰败,没落。
  • 袜线:比喻无用之物。

翻译

春风吹拂,洛阳县花开,我与你在那里初次相见。战乱分离,转眼已过五十年,我的头发已花白,你的面容也已布满皱纹。 不要说今天多么凄凉,让我们回忆当年的盛大宴会。那时有细腰皓齿的美女侍奉,金鼎玉盘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在尊贵的人面前,贵客们寻找重要的书法作品,随从官员急忙进献绢帛。一时之间,豪放无拘无束,人们站在下风处,争相羡慕。 如今这种兴致已经冷落,只能常常看到江水清澈如白练。寒烟笼罩着蓑草,蓬莱宫显得凄凉,冷月下的广寒殿,风声凄切。 呼唤鹰犬的羌族男子声音如雷,骑马的少年眼神如电。总是有些愚笨的人,也炫耀虚有的威风,拿起弓箭。 年老的学者有见识,该如何是好?只能遥指云山,讨论学问。你没听说自从赵高成为丞相,我的学说就像袜线一样凋零了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春风花开洛阳县”与“寒烟蓑草蓬莱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初见时的美好景象,后者则反映了现实的凄凉。通过“乱离相去五十秋”和“而今此兴竟萧条”的叙述,诗人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无奈。最后,以赵高篡权喻指自己的学说和主张被忽视,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怆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