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愁

· 王哲
堪叹世间迷误,转转增隆,怎得趖难。被他同等,一例相赞。 每每攒头聚复散。总做作、百端缭乱。这鬼使暗里、常常把你细算。 待临头看,痴汉□□。越骋惺惺,伶俐高强,欺慢无惮。 大遇尤、罔圣昧神厮玩。此则看看业限贯。怎生躲避,也难逃窜。 见追贴、个个添烦恼,共拚尽阴司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uō):逃避。
  • 攒头:聚集。
  • 缭乱:混乱。
  • 惺惺:聪明。
  • 欺慢:轻视。
  • 罔圣昧神:欺骗圣明,蒙蔽神灵。
  • 厮玩:轻率地玩弄。
  • 业限:因果报应的限制。
  • 追贴:追捕的文书。

翻译

感叹世间人们的迷惑和错误,情况越来越严重,怎么能够逃避这困难呢?他们被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地受到赞扬。他们常常聚集又散开,总是制造出各种混乱。这些鬼使在暗中常常仔细地计算着你的行为。等到最后来看,那些愚笨的人却更加自以为是,聪明过人,轻视他人,无所畏惧。他们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却欺骗圣明,蒙蔽神灵,轻率地玩弄命运。这时看看因果报应的限制,怎么能够躲避,也难以逃脱。看到追捕的文书,每个人都增添了烦恼,一起在阴间受到审判。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迷惑和错误,以及人们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恐惧。通过描绘人们聚集又散开、制造混乱的场景,以及鬼使在暗中计算行为的情节,表达了对于世间纷扰和因果报应的深刻认识。同时,通过刻画那些自以为聪明、轻视他人、无所畏惧的“痴汉”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不可逃避。整首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警示和反思。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