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恢大山韵三首

· 方回
往古岂可泥,群饮惩商顽。 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 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 宴乐以俟时,鸡鸣当开关。 醉乡幸有路,可往不用还。 何能顾金钱,悠然颓玉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漉酒巾:用于过滤酒的布巾。
  • 糟粕:酒糟,酿酒后的残渣。
  • 斓斑:色彩错杂的样子。
  • :《易经》中的卦名,代表等待。
  • 云天未渠攀:比喻志向高远,但尚未实现。
  • 俟时:等待时机。
  • 颓玉山:形容醉态,如玉山倾倒。

翻译

过去的事情不可固执不变,从商朝的顽固教训中我们应警惕群饮的弊端。我有一块用来过滤酒的布巾,上面沾满了酒糟,色彩斑斓。这就像《易经》中的“需”卦,象征着虽然志向高远,但尚未达到。我们应该在宴乐中等待时机,就像鸡鸣预示着天明,关卡即将开启。幸好醉乡有一条路,可以前往而不必回头。何必在意金钱,就这样悠然自得地醉倒,如同玉山倾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诗中运用了《易经》的卦象和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作者提倡在等待时机的同时,享受生活,不必过分追求物质财富,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豁达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