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憩田家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 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 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转蓬(zhuǎn péng):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劳远役:辛苦的远行。
  • 披薜(pī bì):拨开薜荔(一种植物)。
  •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
  • 三巴:古地名,指今四川一带,这里形容水流湍急。
  • 悬梁:高悬的桥梁。
  • 涩路:难走的路。
  • 崩查:崩塌的木筏。
  • 晓魄:清晨的月光。
  • 风溆(fēng xù):风中的水边。
  • 涨寒沙:水边沙地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湿冷。
  • 心迹: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
  • (chuǎn):相违背。
  • (shē):遥远。
  • 龙章:指华美的文章或书法。
  • 徒表越:徒然表现了越地的特色。
  • 闽俗:指福建一带的风俗。
  • 殊华:与中原文化不同。
  • 泛梗:漂浮的木片,比喻漂泊无依。
  • 折疏麻:折断的麻,比喻离别的痛苦。
  • 寒潭菊:在寒冷的水潭边的菊花。
  • 故园花:家乡的花。

翻译

像随风飘转的蓬草,我辛苦地远行,拨开薜荔,来到了田家。山路的形状曲折如同九折,水流湍急像是三巴。高悬的桥梁连接着断崖,难走的路边拥着崩塌的木筏。雾中的山岩上,清晨的月光已经消逝,风中的水边,寒沙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湿冷。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一旦相违背,关山万里就显得格外遥远。华美的文章徒然表现了越地的特色,福建的风俗与中原文化大不相同。旅行中我感到自己像漂浮的木片,离别时赠予的折断的麻象征着痛苦。只有那寒冷水潭边的菊花,独自像是我家乡的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转蓬”、“劳远役”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诗人以“寒潭菊”自喻,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