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越: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 初伏:夏季的第一个伏天。
  • 东林:指东林寺,此处泛指寺庙。
  • 曲池:曲折的池塘。
  • 畏景:强烈的阳光。
  • 高阁:高楼。
  • 微飙:微风。
  • 竹簟:竹席。
  • 蒲葵:一种植物,叶大可做扇。
  • 地偏:偏远的地方。
  • 毛瘴:瘴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因。
  • 山毒:山中的毒热。
  • 火威:酷热。
  • 裛汗:湿透的汗。
  • 絺如濯:细葛布衣如同洗涤过一样湿。
  • 亲床枕并烧:床和枕头都热得像被火烧过。
  • 堕枝:落下的树枝。
  • 翠羽:翠鸟的羽毛,此处指美丽的鸟。
  • 红蕉:红色的芭蕉。
  • 流金:形容酷热,金属都要熔化。
  • 独酌谣:独自饮酒的歌谣。
  • 望霖:盼望下雨。
  • 润础:湿润的柱石,预示下雨。
  • 思吹:思绪随风飘扬。
  • 候生条:等待春天的枝条发芽。
  • 旅恨:旅途中的遗憾。
  • 乌浒:古代南方地名,此处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乡心:思乡之情。
  • 洛桥:洛阳的桥,代指家乡。
  • 在炎客:在酷热中的人。
  • 壮容销:容颜憔悴。

翻译

在南越遇到了初伏天,我在东林寺度过了一个早晨。曲折的池塘里,阳光强烈,高楼上几乎感觉不到微风。竹席刚洒过水,蒲葵扇又重新摇动起来。这里地处偏远,瘴气近在咫尺,山中的毒热让人难以忍受。汗水湿透了细葛布衣,床和枕头都热得像被火烧过。落下的树枝伤了美丽的鸟,枯萎的叶子让人惋惜红色的芭蕉。在这酷热中,难以独自饮酒唱歌。盼望下雨,湿润的柱石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思绪随风飘扬,等待春天的枝条发芽。旅途中的遗憾在乌浒之地滋生,思乡之情牵挂在洛阳的桥上。有谁怜悯在酷热中的人,一夜之间容颜憔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广州王园寺度过初伏天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天气的不适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等,形象地展现了酷热的环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刘言史

刘言史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