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
日昃石门里,松声山寺寒。
香云空静影,定水无惊湍。
洗足解尘缨,忽觉天形宽。
清钟扬虚谷,微月深重峦。
噫我朝露世,翻浮与波澜。
行运遘忧患,何缘亲盘桓。
庶将镜中象,尽作无生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昃(rì zè):太阳偏西,即下午。
- 香云:香烟缭绕如云。
- 定水:平静的水,比喻心境宁静。
- 尘缨:尘世的烦恼。
- 天形:天空的广阔景象。
- 清钟:清脆的钟声。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朝露世:比喻人生短暂如朝露。
- 翻浮: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 行运:命运的流转。
- 遘(gòu):遭遇。
- 盘桓:徘徊,停留。
- 庶将:希望能够。
- 无生观:佛教中的一种观念,认为万物无生无灭,超越生死。
翻译
太阳偏西时,我们走进石门,松涛声在寒山寺中回荡。香烟缭绕,影子在空中静静地飘散,心境如平静的水面,没有波澜。洗净脚上的尘埃,解开尘世的烦恼,忽然感到天空的广阔。清脆的钟声在空谷中回响,微弱的月光照亮了重重山峦。唉,我这短暂如朝露的人生,起伏不定,如同波澜。命运的流转中遭遇忧患,我为何要停留在这尘世之中?希望我能将这镜中的幻象,都看作是无生无灭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日暮时分投宿南山佛寺的所见所感。诗中,“日昃”、“松声”、“香云”、“定水”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通过“洗足解尘缨”和“忽觉天形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无生观”作为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佛教哲理的领悟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