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

· 薛逢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o):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 上京:指京城,即长安。
  • 军机:军事机密,这里指公务。
  • 旦暮:早晚。
  • 狂花野草:比喻路途中的杂乱景象。
  • 剑外:指剑阁以南,即蜀地。
  • 瘴烟: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发的雾气,古人认为有毒。
  • 滩声:溪水流经滩石的声音。
  • 诸年少:指年轻的同伴。
  • 红妆:指女子的盛装,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翻译

去年我乘坐轻便的马车离开京城,公务繁忙,日程紧凑。路途中的杂乱景象让我心生厌倦,而春月秋风则勾起了我对蜀地的思念。我忧愁地看着那遮蔽路色的瘴烟,厌烦地听着溪水流过滩石的声音。我不愿在醉酒中陪伴那些年轻的同伴,因为面对他们的青春,我感到自己的白发格外羞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狂花野草”与“春月秋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旅途的艰辛与杂乱,后者则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诗人的“愁”与“厌”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结尾的“羞对红妆白发生”更是深刻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心理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留恋。

薛逢

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