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归

· 鲍溶
塞草黄来见雁稀,陇云白后少人归。 新丝强入未衰鬓,别泪应沾独宿衣。 几夕精诚拜初月,每秋河汉对空机。 更看出猎相思苦,不射秋田朝雉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草黄:边塞的草变黄,指秋天。
  • 见雁稀:看到南飞的大雁稀少,暗示季节已深。
  • 陇云白:陇山的云变得洁白,也是秋天的景象。
  • 新丝:指新织的丝线或丝织品。
  • 强入:勉强穿在。
  • 未衰鬓:尚未变白的鬓发,指年轻。
  • 别泪:离别的泪水。
  • 独宿衣:独自过夜时穿的衣服。
  • 精诚:虔诚的心意。
  • 拜初月:向新月祈祷。
  • 每秋河汉:每年秋天,银河。
  • 对空机:对着空空的织机,指思念远方的亲人。
  • 出猎:外出打猎。
  • 相思苦:因思念而感到的痛苦。
  • 不射秋田朝雉飞:不去射猎秋天田野上早晨飞起的野鸡,表示因思念而无法专心打猎。

翻译

边塞的草变黄,南飞的大雁稀少,陇山的云变得洁白,归乡的人却寥寥无几。 新织的丝衣勉强穿在尚未变白的鬓发之上,离别的泪水应已沾湿了独自过夜时的衣裳。 几个夜晚虔诚地向新月祈祷,每年秋天对着银河,思念之情如同空空的织机。 更能体会到外出打猎时因思念而感到的痛苦,不去射猎秋天田野上早晨飞起的野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和深切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塞草黄”、“见雁稀”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边塞的孤寂与荒凉。后句“新丝强入未衰鬓,别泪应沾独宿衣”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

鲍溶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