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庭:指唐代的两个都城长安和洛阳。
- 归望断:归乡的希望破灭。
- 南属:向南延伸。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边秋:边疆的秋天。
- 灶火:军中的炊烟。
- 军壁:军营的壁垒。
- 烽烟:烽火台上的烟雾,用以传递军情。
- 戍楼:边防的瞭望楼。
- 龙庭:指帝王的朝廷。
- 燕颔:形容人的面容威武。
- 封侯:古代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 兰山:地名,此处可能指战场。
- 汉国:指唐朝。
翻译
在长安和洛阳的归途已无法望见,万里之外的客居之地,心中充满了愁思。 山路向南延伸,而河源的水却自北流来。 晚风中夹杂着北方的寒气,新月照耀着边疆的秋天。 军中的炊烟穿透了军营的壁垒,烽火台上的烟雾升腾至戍楼。 在帝王的朝廷中,只有苦战才能获得荣耀,威武的面容将会得到封侯的赏赐。 不要在兰山之下无所作为,那样只会让唐朝蒙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战士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山路、河流、晚风、新月,以及军事设施的描绘,如灶火、烽烟、戍楼,展现了边疆的孤寂与战争的紧张。最后两句诗强烈地表达了对英勇战斗的推崇和对无为而治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