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姜泛水题裴司马东斋

不记鄱阳郡,俱因谪官过。 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春风骑马醉,江月钓渔歌。 步履侵苔廨,顷冠拂薜萝。 远山终日在,芳草傍人多。 莫学灵均怅,愁竟楚水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鄱阳郡(pó yáng jùn):古代地名,今江西省鄱阳县一带。
  • 谪官:被贬谪的官员。
  • 沧海:大海,比喻世事变迁。
  • 藜杖:用藜(一种植物)制成的手杖,常指隐士或老人的用具。
  • 太和:古代指天地间的和谐之气。
  •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屈原。
  • :失望、失意。

翻译

不记得我们曾到过鄱阳郡,都是因为被贬谪而经过。 心中的白云已经消散,面对沧海,心意又如何? 藜杖支撑着我的人生道路,榴花滋养着我的和谐之气。 春风中骑马醉游,江月下钓鱼唱歌。 漫步在长满苔藓的官署,整理帽子时拂去薜萝。 远山终日可见,芳草旁人多。 不要学屈原那样怅然若失,愁绪随着楚水波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长卿与友人姜泛水在谪官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后文通过“藜杖”、“榴花”、“春风”、“江月”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屈原的怅然为戒,劝慰自己和友人不要过于沉溺于愁绪之中,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