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郎中贬吉州

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 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 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 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
  • :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这里指朝廷。
  • 逐臣:被贬谪的官员。
  • 猿愁:猿猴的哀鸣,常用来形容旅途的孤寂和凄凉。
  • 歧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困境。
  • 异方:异乡,外地。
  • 知己:了解、赏识自己的人。
  • 酂侯:指汉代名将韩信,因封于酂(今河南永城酂城镇),故称酂侯。这里泛指有权势的朋友。
  • 脱粟:仅脱去谷皮的粗米,比喻生活简朴或贫困。

翻译

在混乱的军队中,白刃交错,一位骑士冲出黄尘。 手持汉节,一同归向朝廷,江上的帆船载着被贬的臣子。 猿猴在分岔的路上哀鸣,夜晚降临,梅花在异乡绽放,春意盎然。 有知己如酂侯般的朋友在,应该会怜悯我这个生活简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长卿送别裴郎中贬至吉州的情景,通过“乱军交白刃”和“一骑出黄尘”的对比,突出了裴郎中的孤独与勇敢。诗中“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表达了诗人对裴郎中忠诚与不幸的同情。后两句通过“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的意象,抒发了对友人远赴异乡的忧虑与祝福。结尾的“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则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可能的援助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