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湖口有怀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 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霭然:云雾密集的样子。
  • 空水:天空与水面。
  • 目极:目光所及之处。
  • 平江:平静的江面。
  • 孤帆:孤单的船帆。
  • 顷为:不久前。
  • 衡湘:指湖南地区,衡山和湘江。
  • 湖山趣:湖光山色的乐趣。
  • 帝乡: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 沧波:波涛。
  • 雁南度:雁群南飞。
  • 木叶辞洞庭:树叶离开洞庭湖。

翻译

云雾密集,天空与水面似乎融为一体,我极目远眺,只见平静的江面在暮色中渐渐暗淡。向南望去,天空无边无际,孤单的帆船不知停泊在何处。不久前,我曾是湖南的游客,深深体会到了湖光山色的乐趣。清晨的气息与楚地的云彩交融,夕阳映照着江边的树木。我心中对京城的思念不断,万里之外,心绪来回徘徊。白发苍苍的我驾着小舟,波涛满载着归途。秋风已经来临,日夜都有雁群南飞。树叶纷纷离开洞庭湖,无数落叶飘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口傍晚时分的心情与景色。通过“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等句,刘长卿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暮色苍茫的江景图。诗中“孤帆落何处”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迷茫。后文通过对湖南湖山之美的回忆,以及对京城长安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结尾的“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则以秋景作结,增添了诗的凄凉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