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怨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栏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月圆攲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闺:指华丽的闺房。
  • 玉箸:比喻眼泪,形容泪水如玉筷般晶莹。
  • 栏干:栏杆。
  • :此处指泪水在脸上形成的痕迹。
  • 粉腮:指女子涂了粉的脸颊。
  • 掩关:关闭门窗。
  • 春欲暮:春天即将结束。
  • 月圆:指月圆之夜,常象征团圆。
  • 攲枕:斜靠在枕头上。
  • 鸾胶:传说中能粘合断弦的胶,比喻无法修复的情感。
  • 愁肠断:形容极度的悲伤。
  • 龙剑:宝剑,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
  • 别绪:离别的情感。
  • 锦书:书信的美称。
  • 塞鸿:指边塞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传递信息。

翻译

华丽的闺房里,她寂寞地离开了梳妆台,泪水如玉筷般晶莹,在涂了粉的脸颊上划出痕迹。花儿凋落时,她关闭了门窗,春天即将结束;月圆之夜,她斜靠在枕头上,梦刚醒来。鸾胶怎能修复她那断了的愁肠,宝剑也无法挥去她离别的情感。她曾经寄出充满无限情意的书信,但边塞的鸿雁为何还不带回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征妇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金闺”、“玉箸”、“粉腮”等词语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美貌与哀愁。通过“花落掩关”、“月圆攲枕”等意象,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等待。诗的结尾,以“塞鸿何事不归来”的疑问,抒发了女子对征人归来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征妇的普遍心境。

刘兼

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由五代入宋,宋初曾任荥州刺史。曾预修《旧五代史》。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传》附。能诗,擅长七律。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诗风清丽。辛文房则诋为“气卑格下”(《唐才子传》),未免过甚。《全唐诗》存诗1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