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纸感继南手墨

· 沈周
乱苴初拾得,旧墨忍重披。 继烛垂垂际,蒙尘漠漠时。 楚王遗屣念,原妇故簪悲。 掩卷山窗下,潸然老泪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苴(luàn zhā):杂乱无章的纸张。
  • 继烛:继续点着蜡烛,指夜深。
  • 垂垂:渐渐,形容时间慢慢过去。
  • 蒙尘:被灰尘覆盖,比喻被遗忘或忽视。
  • 楚王遗屣(chǔ wáng yí xǐ):楚王遗留下来的鞋子,比喻珍贵或遗失之物。
  • 原妇故簪:原配妻子留下的发簪,比喻旧物或旧情。
  • 潸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在杂乱无章的纸张中偶然拾得,旧时的墨迹忍不住再次翻阅。 夜深人静,蜡烛渐渐燃尽,灰尘覆盖的时光里。 想起楚王遗留下来的鞋子,感慨原配妻子留下的发簪,心中充满了悲伤。 合上书卷,在山间的窗下,老泪不由自主地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杂乱的纸张中发现旧墨迹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楚王遗屣”和“原妇故簪”的典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结尾的“潸然老泪滋”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和对过去的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