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城东废尼地

· 沈周
空閒佛地许儒居,敢谓行窝且贮书。 老子不妨歌十亩,小儿还可就三馀。 西邻机杼勤堪劝,东圃耰锄拙未疏。 更喜五溪环合处,闭门花柳似村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án):空闲,闲置。
  • 行窝:指简陋的居所。
  • 三馀:指读书的闲暇时间。
  • 机杼 (jī zhù):指织布机,比喻勤劳。
  • 耰锄 (yōu chú):指农具,比喻农耕。
  • 五溪:指环绕的五条小溪。

翻译

在城东买下了一块废弃的尼姑庵地, 空闲的佛地被允许作为儒者的居所,我敢说这简陋的住处正好用来存放书籍。 我这个老头子不妨在这里歌颂十亩田地的宁静,我的小儿子也可以在这里利用闲暇时间读书。 西邻的织布机勤奋地工作,可以作为勤劳的榜样,东边的菜园里农具虽笨拙但从未荒废。 更喜欢的是,五条小溪环绕着这里,闭门不出,花柳相映,仿佛是一个宁静的村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城东废尼地的新居生活,通过对比西邻的勤劳和东圃的农耕,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诗中“行窝且贮书”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的珍视。末句“闭门花柳似村墟”则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