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小景

· 沈周
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只尺迷。 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 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 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栖(míng qī):幽静的栖息之地。
  • 蓼渚(liǎo zhǔ):长有蓼草的水中小洲。
  • 莎坪(suō píng):长满莎草的平地。
  • 茆溜(máo liū):茅草屋檐上滴下的雨水。
  • 故垒:旧时的巢穴。
  • 雌雄燕:指成对的燕子。
  • 子母鸡:指母鸡和小鸡。
  • 小韦杜:指小规模的韦杜(一种古代的宴会)。
  • 青藜(qīng lí):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青藜杖,即老人的拐杖。

翻译

幽静的亭子临水而建,是理想的隐居之所,蓼草丛生的水中小洲和长满莎草的平地近在咫尺,令人陶醉。山雨初来时,茅草屋檐上滴下的雨水细密,溪边的云雾似乎要坠落在低垂的竹梢上。檐头有燕子成对地筑巢,篱笆旁秋虫和母鸡带着小鸡觅食。这样的风光虽小,却如同韦杜宴会一般美好,怎能没有我这个手持青藜杖的老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溪亭小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等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结尾的“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自我融入其中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沈周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