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秋晓卷三首

· 沈周
梦回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积渐明。 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钟边野寺经僧起,霜里孤帆估客行。 往事独悲前席误,不从贾谊问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水流长远。
  • 鄂渚: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
  • 湓城: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估客:商人。
  • 前席:指古代君王听政时所坐的席位,这里比喻亲近的位置。
  • 贾谊: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翻译

梦醒后在江边计算秋天的旅程,水面的影子渐渐清晰,显得遥远。 西风吹落树木,连接着鄂渚,高浪和乱山隐约可见湓城的影子。 野寺的钟声中,僧人已经起身,霜中的孤独帆船上,商人们开始他们的行程。 回忆往事,独自悲伤,因为未能像贾谊那样向君王询问百姓的疾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上的景色,通过“落木西风”、“乱山高浪”等意象,传达出深秋的凄凉和旅途的孤寂。诗中“梦回”、“算秋程”等词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末句“不从贾谊问苍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贾谊那样的政治家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沈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