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

· 沈周
新醅拍拍玉光浮,挈榼提壶判醉游。 高帽特寻芳树挂,清歌缓共晚云流。 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 日日乘春知未足,翠微还补菊花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醅(pēi):新酿的酒。
  • 拍拍:形容酒液晃动的声音。
  • 玉光浮:形容酒液清澈,泛着光泽。
  • 挈榼(qiè kē):提着酒器。
  • 提壶:拿着酒壶。
  • 判醉游:决定醉酒后游玩。
  • 高帽:指高高的帽子,这里可能指代文人雅士的装束。
  • 芳树:芳香的树木。
  •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声。
  • 缓共:缓慢地伴随。
  • 晚云流:晚霞流动。
  • 频来:频繁来访。
  • 拘忌:拘束和忌讳。
  • 大胜:远胜于。
  • 为官:做官。
  • 待告休:等待告老还乡。
  • 翠微:山色青翠。
  • 补菊花秋:补充秋天的菊花景色。

翻译

新酿的酒在杯中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酒液清澈泛着光泽。我提着酒器和酒壶,决定在醉意中游玩。高高的帽子特意挂在芳香的树枝上,清脆的歌声缓慢地伴随着晚霞流动。频繁地来访,我并不感到拘束和忌讳,这远胜于做官等待告老还乡。每天都在春天中游玩,总觉得不够,还想补充秋天的菊花景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沈周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愉悦场景,通过新酿的美酒、芳香的树木、清脆的歌声和流动的晚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豁达的胸怀。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