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

· 沈周
芳兰阽粪壤,贞女议少房。 为计堕媒舌,父母惑如簧。 女子何所知,衷心不分明。 令尹廉非偶,喟为先德伤。 割俸资返聘,乃币乃篚筐。 改求大贤后,言氏得秀郎。 贞女与秀郎,既婚复有将。 此事若天斡,鬼神与之襄。 令尹通神明,义气扶纲常。 摘珠出泥涂,炯然开夜光。 拭璧从埃壒,焕尔昭天章。 富郑自范择,言子思激昂。 结草报治命,翰撰当不忘。 我特歌尹德,词短意则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iàn):临近,靠近。
  • 少房:小妾。
  • 媒舌:媒人的话。
  • 如簧:像簧片一样,形容说话动听,使人信服。
  • 衷心:内心。
  • 不分明:不清楚,不明白。
  • 廉非偶:廉洁正直,不是偶然的。
  • (kuì):叹息。
  • 割俸资:拿出自己的俸禄。
  • :礼物。
  • 篚筐(fěi kuāng):盛物的竹器。
  • 既婚复有将:已经结婚,还有将来的希望。
  • 天斡(wò):天命,天意。
  • :帮助。
  • 纲常:社会伦理道德。
  • 炯然:明亮的样子。
  • 夜光:指珍珠。
  • 拭璧:擦拭玉璧。
  • 埃壒(āi ài):尘埃。
  • 天章:天上的文采,比喻人的才华或美德。
  • 富郑:富有的郑国。
  • 自范择:自己选择。
  • 激昂:情绪高涨,激动。
  • 结草:结草为记,表示不忘恩情。
  • 治命:合理的命令。
  • 翰撰:书写,记录。

翻译

芳兰靠近粪土,贞洁的女子被提议做小妾。 因为计划而落入媒人的话语,父母被迷惑得像簧片一样动听。 女子对这些一无所知,内心并不清楚。 令尹廉洁正直,不是偶然的,他叹息着为先辈的德行感到悲伤。 他拿出自己的俸禄作为返聘的礼物,用篚筐装着。 改变了求婚的对象,选择了大贤的后代,言氏得到了一个优秀的郎君。 贞洁的女子和优秀的郎君,已经结婚,还有将来的希望。 这样的事情似乎是天意,鬼神也在帮助。 令尹通达神明,义气支撑着社会的伦理道德。 从泥涂中摘出的珍珠,明亮地开启了夜光。 擦拭掉尘埃的玉璧,焕发出照亮天际的光彩。 富有的郑国自己选择,言子思考得激昂。 结草为记以报答合理的命令,书写记录时不应忘记。 我特别歌颂令尹的德行,虽然词句简短,但意义深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贞女与粪壤、媒舌与父母、令尹与天意的描写,展现了社会伦理与个人命运的冲突与和谐。诗中令尹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位廉洁正直、有远见且能改变他人命运的官员,他的行为不仅挽救了贞女的命运,也体现了天意与鬼神的襄助。通过这一故事,诗人强调了道德的力量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令尹高尚品德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