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樵歌

· 沈周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小服百年饱,大服饱千岁。长生之药元酒味,永不饥兮永不醉。 神仙洞里观棋去,斧柯烂尽不归来,人间甲子须臾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云山:此处指一座山名,具体位置在诗中描述为“太和峰下、紫翠堆边”。
  • 太和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紫翠堆:形容山峰周围堆积的紫色和翠绿色的植被。
  • 玉作斧:用玉制成的斧头,形容斧头的珍贵和精致。
  • 云根:云的根部,这里比喻山的高处。
  • 斫琪树:斫(zhuó),砍伐;琪树,传说中的仙树,这里指珍贵的树木。
  • :(xī),烧。
  • 火龙水虎:比喻炼丹时的火和水。
  • 煅炼:炼制。
  • 黄婆鼎:炼丹用的鼎。
  • 七七:四十九天,这里指炼丹的时间。
  • 小服:少量服用。
  • 大服:大量服用。
  • 元酒:指未经勾兑的酒,这里比喻长生药的味道。
  • 神仙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穴。
  • 斧柯:斧柄。
  • 甲子: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计算方式,这里指时间。

翻译

白云山在哪里?它位于太和峰下,紫翠色的植被堆积的旁边。山中的道士用玉制成的斧头,习惯于向云雾缭绕的高处砍伐珍贵的琪树。 他收集了三万束木材,普通的火无法烧毁它们。然后让火和水相互炼制,在黄婆鼎中炼制四十九天后才完成。 少量服用可以让人百年不饿,大量服用可以让人活千岁。长生不老的药物味道像未经勾兑的酒,永远不会饿,也永远不会醉。 在神仙的洞穴里观看下棋,斧柄都烂掉了也没有回来,人间的时间转瞬即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仙境,通过白云山、玉斧、琪树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修仙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炼丹术语,如“火龙水虎”、“黄婆鼎”等,展现了炼丹过程的神秘与复杂。最后通过对时间的淡漠态度,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文化的色彩。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