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 沈周
云壑风泉处处宜,诗囊酒榼大家嬉。 人来人往春无主,日短日长天有时。 堕胾林亭看蚁竞,插花山轿爱蜂随。 野僧未识登临乐,静自关门笑客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壑(yún hè):云雾缭绕的山谷。
  • 风泉:山风和泉水。
  •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 酒榼(jiǔ kē):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
  • (zì):大块的肉。
  • 山轿:山中行走时乘坐的简易轿子。

翻译

山中的云雾山谷和清风泉水处处都适宜,我们带着诗稿和酒器,大家一起嬉戏。春天里人来人往,似乎春天自己也没有主人,白天的时间短了,夜晚的时间长了,但天总是有它的规律。林中的亭子里,肉块掉落,蚂蚁争抢,我们乘坐的山轿上插着花,吸引蜜蜂跟随。山中的僧人还未体会到登山的乐趣,静静地关上门,笑看我们这些痴迷于登山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沈周在山中游玩的情景,通过“云壑风泉”、“诗囊酒榼”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中“人来人往春无主”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自由无拘,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蚂蚁和蜜蜂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趣味。结尾处,野僧的静观和笑客痴,形成了内外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登山乐趣的独特体验。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