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江苏南京。
- 寓中:居住的地方。
- 蓟门:指北京。
- 白下:南京的别称。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分别。
- 风烟:风尘和烟雾,常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辛或景象的模糊。
- 三山:指南京的三座山,这里可能指南京。
- 朝天舄:朝天,指向天朝,即朝向京城;舄,古代的一种鞋,这里指行走。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这里泛指南方。
- 下濑船:濑,急流;下濑船,指在急流中行驶的船只。
- 南北干戈:指南北方的战争。
- 铜柱:古代用来标记功绩的柱子。
- 勒燕然:勒,刻;燕然,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古代将领在此刻石记功,后泛指建立功勋。
翻译
我们在蓟门握手告别,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在金陵重逢,我们又聊起了往日的缘分。 我们都像浮萍一样,行踪不定,对彼此的去留感到无奈, 看着分岔的道路,风烟各异,心中感慨万千。 你暂时驻足南京,朝向京城的方向行走, 而我将乘船穿越五岭,继续南下。 南北方的战事还未平息, 我期待你能建立功勋,在铜柱上刻下你的名字,如同燕然山上的功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仲慈的深情告别和美好祝愿。诗中通过“蓟门握手”和“白下重逢”两个场景,回忆了与友人的交往历程,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后两句以“萍踪”和“岐路”为喻,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感慨。结尾处,诗人借“铜柱勒燕然”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动荡的时代中能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