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驱傩(qū nuó):古代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
- 染面:这里指化妆,使面部颜色改变。
- 崒崒(zú zú):形容声音急促。
- 拽(zhuài):拉。
- 茅鞭:用茅草编成的鞭子。
- 裸足:光着脚。
- 朱裈(zhū kūn):红色的裤子。
- 戚戚:形容忧虑或悲伤的样子。
- 庭燎(tíng liáo):庭院中照明的火炬。
- 桃弧:用桃木制成的弓。
- 射矢:射箭。
翻译
在驱除疫鬼的仪式中,击打着鼓,吹着长笛,瘦削的鬼怪化妆后,面色改变,唯有牙齿显得格外白。在昏暗中,急促地拉着茅草鞭子,光着脚,穿着红色裤子,行走时显得忧虑而悲伤。相互对视,笑声冲破了庭院的火炬光亮,手持桃木弓,射箭时独自发出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驱傩仪式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仪式的神秘与热闹。诗中“瘦鬼染面惟齿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鬼怪的形象,而“暗中崒崒拽茅鞭”则传达了仪式中的紧张气氛。后两句“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则展现了人们在仪式中的欢乐与参与感,桃弧射矢的独叫更是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民间风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