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 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 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历:指皇帝的统治时期。
  • :此处可能为缺字,无法注释。
  • 勤政:勤于政事,努力治理国家。
  • 瑶图:美好的图景,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 庆运:吉祥的命运。
  • 寿宫:指皇帝的陵墓。
  • 仙驾:指皇帝的灵柩,比喻皇帝升天如仙。
  • :遥远,难以捉摸。
  • 何乡:何处,哪里。
  • 风断:风声停止,比喻哀悼之情。
  • 清笳:清脆的笳声,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曲调,乐曲。
  • 云愁:云彩显得忧郁,比喻悲伤的气氛。
  • 绿旆(pèi):绿色的旗帜,旆是古代军旗的一种。
  • :飘扬。
  • 上升:指皇帝的灵魂升天。
  • 知不恨:知道没有遗憾。
  • 弘济:广泛救助,指皇帝的恩泽广泛。
  • 任城王:指皇帝,这里可能是对皇帝的尊称或特定称谓。

翻译

在皇帝的统治时期,他勤于政事,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美好的图景,吉祥的命运长久延续。皇帝的陵墓在此地开启,他的灵柩如同仙人般遥远,难以捉摸。风声停止,清脆的笳声不再响起,云彩显得忧郁,绿色的旗帜在悲伤中飘扬。我们知道皇帝的灵魂升天,没有遗憾,他的恩泽广泛,如同任城王般救助众生。

赏析

这首挽歌表达了对德宗皇帝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诗中,“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描绘了皇帝勤政爱民,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而“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则以仙境比喻皇帝的陵墓,表达了对其灵魂升天的祝愿。后两句“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皇帝逝世的悲痛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哀思。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